发布日期:2025-08-15 21:30 点击次数:104
1944年的浙东,天空常年被阴云压着股票场内配资,空气里似乎都混着潮湿和焦灼的味道。日军的封锁线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,死死地扣在交通要道上。
新四军的日子越来越紧,钱粮紧缺,药品弹药都眼看要用尽。上级紧急派出老红军周迪道,去筹集800万元经费。
这笔钱在当时无疑是天文数字,筹款的渠道自然也无法局限于常规途径,必须从那些发国难财的汉奸商人,以及日伪政权手中想办法。
然而,这项关乎部队存亡的绝密任务,为何在执行之初便遭遇了致命的背叛,那么,周迪道能否在虎口之中完成这桩任务呢?
周迪道生于1900年前后,走南闯北多年,从参加红军长征到辗转来到浙东,战火与风霜早已刻在他的面容上。40出头的他,额角和眼角的纹路如刀刻一般,但眼神依旧清亮而锐利。他熟悉这一带的地形与人情,曾多次穿越敌占区执行任务,自信凭着这些积累,可以顺利筹到钱粮。
展开剩余84%可意外来得猝不及防。那天,他刚与一名地下线人碰上面,正商量如何从某个有名的汉奸商人手里“借”一笔钱,不料街角突然冲出一队荷枪实弹的日本宪兵。为首的翻译官目光狡黠,嘴角挂着冷笑,那种笑容里的得意与阴狠,让周迪道立刻明白——自己被出卖了。
押进宪兵队的刑讯室,扑面而来的是霉烂与血腥混杂的气味,闷得人几乎窒息。刑具早已备好,粗麻绳蘸了水,鞭梢一甩,落在背上时皮肉立刻裂开。周迪道咬牙不语,额上的青筋一根根鼓起。鞭子换成了老虎凳,砖头一块块垫到脚底,骨节“咯吱”作响,钻心的痛像是要将人撕裂。他额头冒出豆大的冷汗,眼前一阵阵发黑。
日本小队长用生硬的汉语吼叫,翻译官走上来低声说:“周先生,只要交代新四军的驻地和同伙名单,就能享受好日子。”周迪道盯着他,突然笑了,那笑让在场的几个人都怔住——他缓缓吐出一句:“行,我投降。”
消息传出,整个根据地震动了。许多同志拍桌子痛骂,有人气得红了眼眶,说没想到老周是这种人。甚至连曾与他并肩作战的老战友也失望地摇头。很快,他被日军“优待”起来——宽敞的房间、丰盛的饭菜、整洁的西装,还有随日军外出“劝降”抗日群众的差事。每当走过街巷,总有人冲着他吐口水、扔烂菜叶,骂声如潮。
然而,真正的秘密只有他自己知道。那天夜里,趁看守换岗的间隙,他从鞋底抠出一片薄刀片,割开烟盒纸,在上面刻下:“敌疑甚重,欲将计就计,乞速示。”他将纸条藏进绷带的夹层,等送饭的老乡来时,悄悄递了过去。老乡是地下党的联络员,吓得手指直抖,转身便赶回根据地。
上级收到情报,终于明白他的意图——这是在敌营打入的“暗棋”。几位首长连夜商议,回信只有一个字:“准。”纸条被藏进咸菜坛子送回宪兵队。摸着那皱巴巴的纸片,周迪道心里一块大石落了地。
他随即主动向日本小队长提议,利用自己在本地的关系替皇军“筹集”物资。日军当真急需经费,当场拍板同意,并为他成立了一个特别小组。他给小组取名“400”,外人以为是随口而起,其实这是他当年参加长征部队番号的尾数——一种隐秘的纪念。
“400小组”挂牌那天,他戴着礼帽、穿着绸褂,和日本人一起在街头招摇过市。群众骂声更烈,一个年轻人差点挥锄头冲过来,被地下党员死死拦住。周迪道表面镇定,心里却像被针刺般难受。
他的首批目标,是那些趁乱发国难财的奸商。黄姓商人囤了大批粮食,准备高价卖给日军。周迪道带着两名“手下”——其实是地下党员——闯进黄家,枪一拍桌面:“皇军手头紧,你得捐一半。不然我就说你暗通新四军。”吓得黄老板连忙交出粮食,这些粮食很快通过秘密渠道送进根据地。
除了钱粮,他还借机收集情报。有次,小队长酒酣耳热间说漏了嘴——两天后将扫荡某村。周迪道故作恭维,把时间、地点、兵力都牢牢记住,次日便将消息送出,使部队提前转移,日军扑了个空。
出卖他的叛徒李三,被安插到“400小组”做副手,暗中监视他。一次,李三泄露了新四军粮库的位置。周迪道假装与他同行,半路借口回去取文件,随后带着地下党员返回,将李三活捉送回根据地。李三临刑前,腿软得几乎站不住。
还有一次,情报员莫奇被日军逮捕。宪兵无法审出口供,周迪道毛遂自荐,说认识她或许能劝开口。关上门后,他用脚在桌下递去一张写有逃跑路线的纸条。三天后,他故意让看守喝醉,莫奇趁机钻出墙洞,逃回根据地,不久便加入“400小组”,成了周迪道的得力助手。
那段日子,他几乎夜夜难眠。日本人疑心深重,不时派他执行危险任务;同志们却对他敌意满满,有一次接头时差点被黑枪击中。他只能在夜深人静时,对着墙上自己的影子低语:“等这事完了,一定要让大家知道真相。”
半年多的暗战中,“400小组”为新四军筹集了八百多万元经费,送出上百条重要情报,还端掉了日军的三个据点。
1945年8月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。解放浙东县城时,周迪道带着“400小组”里应外合,配合新四军一举拿下城防。
那天,他依旧穿着绸褂站在城门口。人群里再次有人骂他,直到新四军政委上前握住他的手,大声宣布:“同志们,这位周迪道,是我们的大英雄!”
骂声顿时停了,随即爆发出掌声与欢呼。曾经朝他扔烂菜叶的老太太,握着他的手哭道:“周同志,我错怪你了。”他只是憨厚一笑:“骂几句算什么,把鬼子赶走才是大事。”
周迪道的故事,从此在浙东大地上广为流传。他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人物,却在最危险的境地,用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,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那些曾经的误解、谩骂和苦难,都化作了他胸前无形的勋章。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,守护了这片土地,也守护了人民的尊严。像周迪道这样的人,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,值得我们永远铭记。
发布于:广东省上一篇:常熟期货配资 偷鸡不成蚀把米!本想替释永信说点公道话,自己先被扒了个底朝天_少林寺_大魔_问题
下一篇:没有了